附属儿中心血液肿瘤团队在《Leukemia》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19-01-08 浏览(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夏琳
 摄影: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bat365官网登录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李本尚教授、汤静燕教授团队近日在血液学权威学术杂志《Leukemia》(影响因子10.023)发表了关于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精准诊治方面的研究成果(The genetic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morphologicallydiagnosed a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该项研究证明了下一代测序技术在APL分子分型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通过对APL基因突变谱特征的大样本分析,首次提出了“经典型”APL和“非经典型”APL的概念,对临床开展APL的精准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95% APL患者存在特异性的染色体转位-t(15;17)(q22;q21)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融合蛋白是APL的驱动基因。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和亚砷酸(Arsenic trioxide, ATO)通过靶向作用于PML-RARA融合蛋白发挥治疗作用,使得其完全缓解率达到90%以上,从而PML-RARA融合基因的检测对APL的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但临床上常会遇到一些患者,骨髓形态学上符合APL的特征,但传统检测技术包括核型分析、RT-PCR和FISH等检测不到PML-RARA融合基因的存在,这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造成了困难。该项研究建立了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技术,证明了下一代测序技术较之传统检测技术独具优势,为APL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相应于PML-RARA阳性的“经典型”APL,该研究还提出了“非经典型”APL的概念,即形态学上符合APL的特征,无RARA基因重排,存在维甲酸受体家族的其他成员(如:RARB、RARG)的基因重排。临床预后分析发现,缺乏RARA重排的“非经典APL”患儿复发率大大提高,临床上对于这部分“非经典APL”患儿的治疗应采用传统的AML化疗方案更为合理。

本研究工作由bat365官网登录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完成,李本尚教授、汤静燕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赵洁博士、梁建伟硕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经费支持。



 

学院快讯

  bat365官网登录共青团2024年秋季学期重点工作推进…
  第六届东方儿科医学教育论坛举行
  中科美菱医学教育发展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
  bat365官网登录开展“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
  谭蔚泓院士为bat365官网登录本科生讲授《分子医学》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党纪如山…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青年报】抓住一切可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上观新闻】9年深耕成功参与挽救634条生…
  【青年报·3版】抓住一切可能,创造生命的…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