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能源合同管理,仁济医院2012年节约能源支出超过150万元,节能率高达30%以上”。在11月30日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上,附属仁济医院作为“合同能源管理典范”在大会上作了交流,他们的节能经验赢得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医院后勤管理专家们的高度赞扬。
此次大会为全国医院后勤管理最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bat365官网登录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医院后勤管理研究院承办的。大会旨在交流医院后勤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创建绿色医院。来自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以及全国和上海医院协会的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
所谓“能源合同管理,就是让节能公司来做医院的”能源管家“,从能源审计、方案设计、节能改造以及能源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医院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医疗机构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要强调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更要注重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的公益性。
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在大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仁济医院向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院长以及医院后勤管理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在医院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勤的社会化改革,能够为保障医院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李卫平希望借助本次研讨会,汇集全国医院管理专家及后勤管理专家的智慧,为实现医院后勤管理工作”质“的飞跃,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据了解,近年来附属仁济医院在临床、教学、科研以及后勤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创新驱动、转型提升“的理念指导下,医院的管理也不断地朝着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迈进,努力实现医疗服务、人力资源与资产利用、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高效运行,最终实现”舒适便捷、低碳环保、高效安全“的目标,获得更高的病人满意度。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向绿色医院转型,如何通过合同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晓勤指出,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战略依据,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同时提升能源管理水平,能有效推进社会呈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模式发展。向”绿色医院“转型,实践”安全、质量、效率、成本、环保“并行不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构建节约高效的后勤服务体系。仁济医院以其综合性的节能改造方案和完整的能源管理模式成为”合同能源管理的典范“并倍受全国同道的注目。
与会专家还对医院的管理模式与节能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罗蒙在大会上指出,新建的医院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措施,以达到绿色医院的评价要求,但对于绝大多数已建造好但却不符合绿色医院标准的医院而言,通过政府投入来更换设备系统达到节能降耗目标,成本过于昂贵。因此,寻求一条政府、医院、投资方都能接受的途径来推动绿色医院建设,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仁济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请来了一家专业公司来为医院的能耗开”药方“。该公司用了半年的时间,摸清了附属仁济医院东院的能源使用”家底“后,提出了六种节能改造思路。在反复论证后采用了”全分散式改造方案“。整个改造项目由能源管理公司投资1050万元,而医院设备更新投入零成本,拥有了一套量身定制的智能化自控系统。除了提供高效率的设备,能源合同公司还直接托管了医院的设备运行,并培养专家型的工程师和训练有素的技术员,使节能获得明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