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15日,由上海市胸科医院主办的“2012心房颤动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会上,上海市胸科医院被授予“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副主任张澍、胸科医院院长高文共同揭牌。
胸科医院方唯一、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主任刘旭、瑞金医院心内科吴立群、胸科医院心外科孔烨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大会齐聚来自德国、美国以及全国各地心房颤动领域近300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房颤导管消融领域最新医教研成果和技术,分享交流临床经验。大会还举办了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培训。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由于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患者深受其苦。近年来,随着导管消融技术在房颤诊治领域的发展和运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治愈。上海市胸科医院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单位之一,自2009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以来,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斐然。截止2012年底,中心已为万例房颤患者成功进行了导管消融手术,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亚太首位,世界第二,成为全国首家心房颤动消融手术万例医院。中心团队在刘旭主任的带领下,基于临床,对房颤诊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国内最大的房颤基因样本库,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两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据刘旭介绍,目前中心正着力攻克“慢性房颤”这一国际性难题。凭借胸科医院雄厚的专科实力,中心已与心外科联合,积极探索导管消融术和外科手术的结合,以杂交手术方式进行慢性房颤诊治,提高治愈成功率,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广大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