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辛课题组首次阐明我国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临床特征
2013-01-04 浏览(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文/张旦昕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日前,国际临床免疫学领域权威杂志《临床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bat365官网登录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免疫科主任陈同辛主任医师课题组论文,研究人员首次阐明了我国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临床特征并发现了11种新型突变基因,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关于中国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儿童单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报告。

  在这篇题为“44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图谱:来自中国上海报告(2004-2011)”的论文中,研究者阐述了2004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儿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他们通过8年的临床工作积累,从性别组成、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及预后等方面分析了44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并发现了11种国际上从未报道过的新型突变基因,由此更加丰富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突变的基因库。

  据陈同辛主任介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是一组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是以T 淋巴细胞缺乏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为特点的一组疾病。该病发病年龄早, 临床表现重, 预后较差, 如果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患儿多在1岁内死亡。目前国外已经将该病列为“急诊病例”,一旦诊断明确需立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时为患儿赢得新生。

  据悉,目前国际医学研究界尚无关于中国儿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相关报道。由于该病属于罕见疾病,44例报道即便在国际上也属于大样本研究,陈同辛课题组的这项研究一经发表,即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有关专家认为,该文对于了解中国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以及针对其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此文的发表也将对我国早期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新生儿疾病的筛查以及婴幼儿健康的保障等项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领衔这一研究的陈同辛主任是我国儿科临床免疫学著名专家,从事儿科临床疾病研究和诊治近30年,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过敏性疾病和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分型和基因诊断,并在国外SCI期刊发表相关论著10余篇,承担了WHO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脊灰病毒携带的调查,促成上海市少儿住院基金设立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专项基金,并于2006年利用造血干细胞治愈了国内首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患儿,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