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健康所自身免疫病研究最新成果
2013-03-18 浏览( 来源:健康研究所 文/卢瑛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at365官网登录健康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用中药提取物毛萼乙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

  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浸润以及白质脱髓鞘,患者多从中青年起发病,进行性瘫痪,该病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发病率最高,已成为非外伤致残的首要病因。现有的MS标准治疗药物对于疾病的缓解程度有限,且有些副作用明显,亟待更有针对性的药物研发。

  研究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毛萼乙素可以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内组成型活化的NF-κB信号通路,并显著延长白血病小鼠模型的生存期。同时,毛萼乙素可以通过上调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来改变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继而影响胞内许多对氧化应激敏感的信号通路以及转录因子的活性。基于NF-κB和ROS信号通路也参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的炎症反应,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MS的疾病模型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进一步探索了毛萼乙素潜在的抗炎性质。研究发现,毛萼乙素给药可有效缓解小鼠的EAE病情,减轻其脊髓病灶部位的炎性浸润和脱髓鞘病变。自身抗原反应性淋巴细胞经毛萼乙素处理后,失去过继移植的致病能力。机制研究显示,毛萼乙素通过阻滞异常活化的JAK/STAT,NF-κB信号通路以及上调ROS水平,选择性地抑制了EAE小鼠体内致病性Th1和Th17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从而起到缓解疾病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毛萼乙素在自身免疫等炎性疾病中可能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