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304/x_58c3320896.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304/x_58c3320841.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304/x_58c3320896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304/x_58c3320841_s.jpg
2013-04-25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文/王昊宁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4月23日,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江基尧教授受中华医学会指派,奔赴四川地震灾区指导伤员救治工作。江基尧教授是国内顶尖的神经外科专家之一,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神经精神病学211国家重点建设学科首席科学家。他长期从事颅脑创伤临床救治与应用基础研究,曾成功抢救了4000余例各种类型颅脑伤病人,重型颅脑伤病人抢救成功率达70%以上;他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低温脑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建立了一整套安全有效的临床亚低温技术和方法。

  一下飞机,江基尧不顾旅途劳顿,在当地医护人员的陪同下直接赶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ICU,与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及颅脑创伤组组长一起开展地震灾区伤员的收治和会诊工作。华西医院是救治“4·20”雅安地震危重伤员的定点医院,据悉,该院目前已经收治了50多名在地震中受到颅脑外伤的病人,其中危重昏迷病人10多名。江基尧仔细检查了这些患者的病情,一一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并亲自投入到其中几例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抢救工作中。

  4月24日,江基尧教授随医疗专家组一起,驱车前往本次地震的震中地区——雅安市、芦山县,开展伤员排查、会诊和救治工作。

  一大早,江基尧就从成都赶赴雅安,先后到当地集中收治重伤员的雅安市人民医院和解放军第37医院进行伤员为6名病情较重的颅脑外伤病人进行排查和会诊,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为伤员的顺利康复尽可能多地争取希望。由于最危重的伤员都已经在第一时间转送至成都,所以留在雅安当地治疗的伤员的情况总体来说还是较为乐观的。江基尧在检查患者的时候也不忘和他们轻声交谈几句,鼓励他们与病魔作斗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颅脑伤患者中还有一名儿童,由于在地震时受到了惊吓,他在查房的时候显得十分惊惶和害怕。江基尧一边仔细地为他做检查,一边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不要害怕,一切都很快会好起来的。也许是江教授的耐心和爱心感染了这位小朋友,到会诊快结束时,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结束了雅安市的会诊之后,江基尧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本次地震震中所在地——芦山县,并先后前往县人民医院以及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驻芦山救援队排查伤员。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倒塌房屋及残垣断壁触目惊心,但当地居民井然有序地排队领取救灾物资的场景又让大家觉得稍为心安。在芦山县会诊了几例伤员之后,顾不上休息的江基尧即刻启程赶回成都华西医院,继续投入到3例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抢救监护和1例新入院患者的会诊工作中。江基尧始终认为,医生在诊疗中多一份细心,患者就多一些康复的希望。所以,对于昨天已经会诊过的重伤员,江基尧又再次为他们做了检查,并着重对治疗方案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评估,并根据病情的进展情况作了相应的调整。

  夜晚,专家组成员就这两天的灾区排查和危重病人会诊工作进行了总结。专家们指出,首先,与2008年汶川地震相比,抗震救灾的组织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体现在现场救援、医疗急救、伤者转运、交通协调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畅通,也就直接决定了伤员的死残率将会显著下降。事实上,从危重伤员的数量来看,雅安地震的情况确实要优于汶川地震,这与良好的救灾组织工作密不可分。其次,新技术的大量运用让伤员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了切实保障。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此次救治中均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亚低温及标准大骨瓣的手术方法,对于创面的处理也采用了最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让地震伤员获得了更多生的希望。再次,医疗救援协调的水平有所提高。在本次雅安地震的医疗救援过程中,形成了“国家-省-市-地区”四级联动救治体系,同时,军队医疗机构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就为灾区伤员的抢救争取到了最为宝贵的时间。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将这次雅安地震伤员救治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为今后重特大突发事件的伤员抢救的组织实施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为重型创伤患者诊治的教育培训提供生动的教材。

  据悉,截至目前,雅安地震灾区绝大多数伤员都已经经过国家卫计委及中华医学会专家组的排查和会诊,并运送至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妥善治疗。对于江基尧教授和他所在的中华医学会专家组成员而言,这紧张的36小时救治工作即将画上圆满句号。不过,江基尧教授表示,只要灾区患者需要,他一定会随时返回灾区一线,尽己所能为灾区伤员的生命保驾护航,贡献出来自上海、来自仁济医护人员的一份力量。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