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胸部肿瘤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中实现点对点的人体“GPS导航”,这一大胆设想已然成真。9月26日下午,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陈智伟医生团队成功施行了国内第一例四维磁导航引导下的胸部肿瘤射频消融术及第一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

四维磁导航技术是一种4D影像导航系统。在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它在CT定位图像的基础上,通过电磁跟踪系统像“人造卫星”一样实现人体内导航,精确定位病灶并避开神经血管等组织。在病人动态呼吸的情况下,引导医生精确到达病灶位置,进行介入治疗或穿刺活检。
在原先胸部肿瘤介入或穿刺术中,由于呼吸动态的影响,CT影响追踪定位存在3-5cm的误差,具有一定医疗风险。而一些CT定位难度较大的“微小”病灶,往往就无法进行穿刺或介入治疗。磁导航的运用将其定位的精确度提高到1mm,点对点的导航定位如同为医生的手安装了一双“眼睛”,大大降低治疗风险,扩大了诊疗可及性,缩短了诊疗时间。
附属胸科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单位之一,胸部肿瘤的鉴别诊断及诊疗居国际一流水平。据陈智伟主任介绍,肿瘤科在国内较早开展胸部肿瘤的射频消融技术,为高龄体弱、不具备手术指征、无法耐受放化疗的病人实现了治疗的可能。自2009年开展至今,医院已经累计50余例胸部肿瘤的射频消融术,病例数及整体水平达国内领先。四维磁导航与射频消融术的结合,使医生能更加精准地控制消融中心点,极大程度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此次行穿刺活检术的是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其肺部肿瘤组织非常微小,传统穿刺术无法取到组织标本,而外科手术方式虽能获取标本,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现在,随着四维磁导航技术的加入,使得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整个穿刺手术仅用了约15分钟,就成功取到肿瘤标本,为病人的后续治疗提供了病理和分子诊断依据。
四维磁导航在胸部肿瘤诊治上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鉴别诊断和介入治疗,它还能为肺部小结节的微创外科治疗“保驾护航”,在手术中,为医生精确定位那些小于1cm的肺部小结节,为病人实施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