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医院成功施行国内首例磁导航胸部肿瘤射频消融术
2013-09-27 浏览( 来源:胸科医院 文/姚君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在胸部肿瘤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中实现点对点的人体“GPS导航”,这一大胆设想已然成真。9月26日下午,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陈智伟医生团队成功施行了国内第一例四维磁导航引导下的胸部肿瘤射频消融术及第一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

  四维磁导航技术是一种4D影像导航系统。在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它在CT定位图像的基础上,通过电磁跟踪系统像“人造卫星”一样实现人体内导航,精确定位病灶并避开神经血管等组织。在病人动态呼吸的情况下,引导医生精确到达病灶位置,进行介入治疗或穿刺活检。

  在原先胸部肿瘤介入或穿刺术中,由于呼吸动态的影响,CT影响追踪定位存在3-5cm的误差,具有一定医疗风险。而一些CT定位难度较大的“微小”病灶,往往就无法进行穿刺或介入治疗。磁导航的运用将其定位的精确度提高到1mm,点对点的导航定位如同为医生的手安装了一双“眼睛”,大大降低治疗风险,扩大了诊疗可及性,缩短了诊疗时间。

  附属胸科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单位之一,胸部肿瘤的鉴别诊断及诊疗居国际一流水平。据陈智伟主任介绍,肿瘤科在国内较早开展胸部肿瘤的射频消融技术,为高龄体弱、不具备手术指征、无法耐受放化疗的病人实现了治疗的可能。自2009年开展至今,医院已经累计50余例胸部肿瘤的射频消融术,病例数及整体水平达国内领先。四维磁导航与射频消融术的结合,使医生能更加精准地控制消融中心点,极大程度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此次行穿刺活检术的是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其肺部肿瘤组织非常微小,传统穿刺术无法取到组织标本,而外科手术方式虽能获取标本,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现在,随着四维磁导航技术的加入,使得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整个穿刺手术仅用了约15分钟,就成功取到肿瘤标本,为病人的后续治疗提供了病理和分子诊断依据。

  四维磁导航在胸部肿瘤诊治上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鉴别诊断和介入治疗,它还能为肺部小结节的微创外科治疗“保驾护航”,在手术中,为医生精确定位那些小于1cm的肺部小结节,为病人实施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