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1/x_2ae5080796.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1/x_2ae5080797.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1/x_2ae5080796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1/x_2ae5080797_s.jpg 1 2
2015-01-20 浏览( 来源:胸科医院 
 撰稿:姚君
 摄影:姚君
 

  1月18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具权威科技奖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14)颁奖大会在泰州隆重举行。附属胸科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著名专家韩宝惠教授携团队完成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荣获了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荣获一、二等奖的全国33个项目中,上海地区仅6项入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是以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课题为基础,由胸科医院牵头,联合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市一医院、瑞金医院、市六医院、华山医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多中心合作研究。项目组负责人韩宝惠教授,是胸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胸科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先后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委、中国医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肿瘤靶分子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十数项学术职务。韩教授从事肺部肿瘤临床及研究近三十年,承担多项国家级、市级、国际国内多中心合作课题,曾荣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

  项目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临床研究成果主要有:一是积极开展药物基因组指导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化疗,其疾病控制有效时间、一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都比常规化疗有所提高或延长。二是研究发现DNA损伤修复基因的SNP多态性与含铂化疗疗效相关,SNP特殊位点可作为预测NSCLC化疗过程中严重毒副反应有效指标,使得晚期肺癌个体化治疗更加有效安全。其相关主题论文分别发表于Clinic Cancer Research(IF为7.543)、Lung Cancer(IF为3.14)。三是在国内较早开展EGFR突变检测指导下EGFR-TKI靶向治疗,经EGFR-TKI治疗EGFR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疾病控制时间达到9-11个月,生存期达到28-30个月。四是在国内最早开展晚期肺癌DC生物免疫治疗基础与转化研究的单位, 建立和完善DC生物免疫治疗晚期NSCLC的应用指征,DC免疫治疗组的疾病控制时间比常规化疗组显著提高。

  项目组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国际呼吸内镜诊疗大会暨肺癌诊疗新技术大会等学术活动。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21篇,累计IF分值达149.095分,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10余篇,主编肺癌靶向治疗相关专著1 部。培养博士研究生 6人,硕士研究生 15人,并初步建立肺癌临床转化性研究的团队。项目组中入选2009年启明星计划1人,市科委学科带头人计划1人。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中发表摘要2篇并作E-poster交流,并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并获大会论文二、三等奖。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