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2/x_a375080791.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2/x_a375080747.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2/x_4c95080783.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2/x_a375080791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2/x_a375080747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2/x_4c95080783_s.jpg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资深儿科专家为罕见病患者提供义诊、免费体检和咨询服务 社会各界向罕见病患者捐款 谢丽娟女士揭晓罕见病防治基金会官方标识和公众微信号
2016-02-29 浏览( 来源: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夏琳
 摄影:
 

  2月28日上午,由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主办,bat365官网登录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承办的第九届国际罕见病日“2016国际罕见病日-‘让我们一起倾听罕见病患者的心声’主题活动”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举行。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谢丽娟、市人大人口与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张辰、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朱英磊、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主任、国家卫计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定国教授、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孙大红、市儿童健康基金会理事长李忠尧、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项目管理部总监张厚业以及市卫计委、民政、医保、药监有关领导,本市罕见病医学专家,有关药企,有关罕见病患者、组织代表,志愿者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罕见病组织及其代表,通过配音演讲、朗诵、肢体动作反映了罕见病患者互帮互助,自强不息、努力战胜病魔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心声,希望得到社会对他们这个群体的关注,希望有关罕见病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早日出台。谢丽娟名誉理事长揭晓了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官方标识并向标识设计者颁发证书,同时宣布了该基金会的公众微信号的启用。今后,罕见病患者可通过关注微信号获得信息及帮助。

  活动还宣布,由上海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患者就医及家属配药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金项目将继续实施;同时宣布,将在基金会下面设立“罕见病专项救助资金”。今后,凡符合条件的罕见病患者可进行申请救助。活动中,困难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戈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异戊酸血症、丙酸血症患者获得了一次性救助金和来自社会各方的慰问。

  一直以来,罕见病由于其发病率低、诊断难、治疗更难而鲜有人关注。那么,难度高又没有经济效益的罕见病诊治缘何在儿中心得以持续开展?儿中心院长江忠仪给出坚定的答案:“儿中心作为一家三甲教学研究医院理应关注儿童的重大疾病。”他指出,中国儿童重病大病主要包括出生缺陷、肿瘤、意外伤害,心理障碍四大类,而在出生缺陷中包含着不少罕见病。2015年儿中心对接国家妇幼保健卫生工作发展战略,成立了全市首个罕见病诊治中心,继而开设了全市首个儿科医学遗传专科。在与波士顿儿童医院合作基因分子诊断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质普分析技术,大力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罕见病,形成了从门诊——诊断——治疗的“一站式”诊治平台,解决了长久以来罕见病患者求医无门,求治无门的困境。今年,儿中心在bat365官网登录支持下,将围绕出生缺陷类罕见病搭建交大体系下多医院合作的临床诊治和科研平台。就在日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儿中心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周斌兵教授发起的东方科技论坛,联合了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bat365官网登录等协同攻关,聚焦基于精准医学的中国儿童遗传病基因突变调控机制研究,希望通过研究从根本上找到遗传性罕见病基因突变的机理,对未来罕见病的防治,及优生优育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及临床转化的途径。另一方面,儿中心有着合作紧密的临床、诊断和科研的团队,得罕见病研究得以持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虽然“世界罕见病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在儿中心,天天都是罕见病日。儿中心医疗副院长赵列宾如是说。自建院以来医院就开设疑难杂症多科联合门诊,由郭迪、吴圣楣、黄荣魁、应大明、冯树模等老一辈儿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团共同为疑难杂症患者看诊。18年来,共诊治病例4000余人次,其中疑难罕见病例近1400人,对300多罕见病的基因开展检测,初步明确了这些疾病中国人群的基因突变谱,为减少误诊、优化治疗方案和早期预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2015年儿中心在罕见病诊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2015年通过罕见病门诊诊治的罕见病共83例,开展基因检测36例,明确诊断22例。为进一步提升全院各临床科室对罕见病的认识的参与度,医院加强对罕见病症状的认识,并鼓励开展转诊。2015年全院共新检测出42类罕见遗传病的70种异形基因,其中,约有10种为国内首次发现病种。201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56例,涉及罕见病移植24例,其中主要包括常见的遗传代谢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先天性骨髓衰竭疾病。据统计,10多年来,儿中心共为20多种罕见病的近百例病进行移植术,存活率达80%。正是以上工作的积累,目前儿中心作为主要单位参与上海市罕见病地方名录的编制工作,为政策的出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医院还将与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联手编写《可防可治罕见病手册》,让可防可治罕见病得到正规诊断和治疗,对优生优育进行科学指导。

 

  相关媒体链接:

  文汇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2/29/content_389918.html?div=-1 

  解放日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2/29/node_8.htm 

  新民晚报:http://xmwb.xinmin.cn/html/2016-02/28/content_13_1.htm

  东方早报:http://www.dfdaily.com/html/3/2016/2/29/1336340.shtml

  电视新闻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4NTEyMzg1Ng==.html?from=s1.8-1-1.2#paction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