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下午,交医话“疫”之知识是最好的“免疫力”,合作是最强的“战斗力”顺利播出。国家杰青、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全球健康学院郭晓奎教授立足科学精神与国际视野向观众解析疫情里的重要科学问题。附属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医生胡仁杰、bat365官网登录本科生辅导员陶晶担任本期主持人。

王慧教授站在专业角度解析了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分级、响应措施,并详细阐释了在不同分级下,个人在传染病防控中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指出当前国际防控措施中最有效的是疫苗。王教授指出,公共卫生目前面临着多重健康挑战,必须重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她特别谈到在面临慢病和老龄化严重的双重挑战下,要转变观念,从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预防为中心,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合作,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实现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养护结合,让大家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郭晓奎教授以传染病历史为切入点,向观众解析了疫苗的种类、研制障碍,强调疫苗研发的关键在于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以科学和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新冠肺炎疫苗研制现状。他希望大家不要谈病毒色变,科学认识病毒。他提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染病是人类前进的催化剂”,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共同挑战,广大医学生需要具备全球健康理念。

在直播问答环节里,王慧教授回应了观众对群体免疫,以及无症状携带者的疑惑。郭晓奎教授回应了观众对疫病爆发规律以及多次疫情是否督促人类进步的困惑。
疾病仍有许多未知,战胜未知,需要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当前背景下,知识就是最好的“免疫力”,合作就是最强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