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是探究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心理困境解决方式等内容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学员科研思路的拓展与科研工作开展,日前,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李春波工作室在bat365官网登录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举行第四次学习活动。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李春波主任医师、名师工作室特邀教师朱卓影博士、bat365官网登录心理咨询中心王芳、徐璐璐心理咨询师、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师彬彬心理治疗师及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李春波主任首先谈及教育系统心理健康工作所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勉励学员们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有效地帮助学生及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必要的循证研究支撑与科学指引。
朱卓影博士结合针对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就研究思路的产生、设计和工具选择等方面内容做了全面阐述,并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介绍。在李春波主任和朱卓影博士的带领下,工作室的五位老师亦在疫情期间积极投入了此项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的工作室学员、上海理工大学的陈峰老师也对其所在学校的相关调研结果进行了介绍,分享了研究分析中的困难,与在座老师与学员们进行了探讨交流。科研经验丰富的朱卓影博士鼓励学员们在数据中发掘可以探索的故事,在分析结果时也需要注意文化与群体的差异。
之后,李春波主任就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与格式,帮助学员们梳理论文注意事项,并结合朱卓影博士就本次研究所撰写的论文初稿,给学员们进行了详细讲解。针对普教与高教系统工作的差异性,李春波主任分别介绍了调查研究、活动案例、个案报告等论文的撰写方式。

在学员们普遍反映棘手的数据分析方面,也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点,李春波主任通过实例指导学员们进行了初步演练。对学员们提及目前科研进展中的问题与困难,李春波主任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解答。
本次活动帮助学员们明确了在工作中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提升了学员们进行科研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也对未来的科研工作思路进行了梳理。科学研究不仅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能力,也是维护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指导,不断积累科学研究的成果并促进其转化,也是工作室未来的重要工作内容。期冀在不久的将来,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能为心理健康维护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