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院长与硕士二党支部结对开展“强叔有约,畅谈医路”主题党日活动
2020-12-26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郑相涛
 摄影:阮贝特

12月22日下午,硕士二党支部与bat365官网登录院长陈国强于东2楼205会议室结对开展“强叔有约,畅谈医路”主题党日活动,就研究生新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进行交流答疑。

座谈会伊始,党支部书记陈浩祎汇报了9月支部成立以来的组织建设及党员教育情况等。随后,进入发言环节,陈国强院士发现大家有点拘谨,甚至在背稿子。于是,他说,强叔不喜欢形式主义,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家“把我当成朋友”,坦承起见,直面问题,畅谈心中的感想和疑惑。在此鼓励下,大家踊跃发言,会议气氛活泼而热烈,成为了真正的传道解惑的交流会。


“研究生班级人数多,同学之间不认识怎么办,和导师不熟悉怎么办?”

——让“主动”成为自己的内生动力

支部成员、班长邵岩飞回顾了来到交医后的新鲜体验,代表同学们表达了对学校给予关心的感谢,也提出了自己从本科生过渡到研究生阶段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他认为,研究生班级人数多,各自专业和选课不同,导致大家交流的平台和机会较少,同时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存在不少困惑。对此,强叔表示,一个班上有100多位同学,又属于不同专业,上不完全相同的课,在短时间内熟悉,的确有难度。但是,这需要同学们发挥主动性,增强沟通交流能力。 表达沟通能力也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更是今后从医从教从业的必备素质。 他问大家,“这和大家与导师的交流一样,刚来交医是不是很多同学连自己导师其实也不熟悉?现在四个月过去了,你们与导师沟通顺畅吗?”针对将从事的研究,陈国强院长建议大家可以从导师的自然基金项目入手,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让“主动”成为自己学习和交友方面的内生动力。同时,“第一个学期就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研究是有难度的,甚至是不现实的。研究生的目标是成就智慧、完善人格,提升科研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而不只是发SCI论文”。“强叔”建议大家着眼长远,力戒急功近利,在交流中成就智慧,在实践中完善人格,我们既要重视知识,更要重视智慧,既要重视规格,更要建立独立的人格。


“来到新环境后,发现身边都是学霸,自己不再最优秀怎么办?”

——在碰壁中提升“挫”商

支部党员郑相涛认为来到交医后感受到了追求卓越的氛围,却也让自己不再如以往自信。对此,陈国强院长表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重要的是我们要追求卓越,有灵魂的卓越。所谓卓越,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分享了自己“自卑-自负-自信”的人生三阶段,以及从中完善人格、找准目标、调整心态、成就智慧的心路历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陈国强院长认为人的成长和转变需要碰壁,“不仅在年轻的时候要多碰壁,更重要的是要在碰壁和挫折中提高自己的‘挫’商,要越挫越勇,不断提升”,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勇于自我革命”。同时,同学们要把淡泊名利记在心中,“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要努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一次次的磨砺让自己参悟其中的“度”。


“顺利读上研究生,却发现没有目标、找不到前进动力怎么办?”

——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目标不能是功利性的,实现梦想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王金涛谈到自己在成为研究生后很迷茫,找不到前进目标的困惑。“激情催生梦想,梦想成就未来”,陈国强院长认为在研究生阶段要认清楚梦想和目标的差异,梦想不等于目标,目标是有阶段性的,把梦想错认为目标会给自己不当的压力。现在大部分研究生给自己制定的多是偏“功利性导向”的目标,认为研究生三年就是要发高分文章,这就很容易出现迫切的功利心,导致对研究生阶段真正的目标理解错误。“研究生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论文、学历、荣誉等则是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比起学历,更应重视自己的经历”。当然,目前检验是否具有这些能力的客观标准还是学位论文。他建议大家多多关注那些“真正国际前沿的、国家需要的”课题。目标问题是许多研究生面临的共性问题,正确认识目标对研究生期间的成长有巨大的帮助。


“实验总是不顺利,科研压力大怎么办?”

——牢记“欲速则不达”,化压力为动力应该成为我们的选择

支部结对兼职辅导员、2019级瑞金医院内科学博士生庄玲芳则交流了研究生的科研压力问题。陈国强院长表示,要牢记“欲速则不达”,充分和老师沟通,从书本上面学、从老师身上学、从实践当中学,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得有所用,真正实现学思践悟。在确保学术诚信的前提下,交医研究生应该通过主动作为,分析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人无压力不出活,化压力为动力,不断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陈国强院长还建议大家要读“无用之书”,做好时间管理,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好。


“理工科背景来学医,转变有困难,不知如何创新怎么办?”

——要努力成为具备将理工知识应用到医学中的优秀医生

陈子龙、陈麒作为4+4代表分享了开启医学新生活后的学习感受,陈国强院长表示学校对4+4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能够将本科所学的理工科知识应用到医学上,不能单纯地以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为目的,而是“要成为一名具备将理工知识应用到医学中并做出成果的优秀医生”,实现真正的学科间转化。陈国强院长还以诺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故事为证,提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胆量”,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牢记“科学思维要天马行空,但科学实践要脚踏实地”。

两个多小时推心置腹的交流,让支部的党员同学们获益匪浅、意犹未尽,会后纷纷在朋友圈晒出与“强叔”的合影,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交流机会。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愿大家都能沉住气,培养自己的定力,在研究生阶段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一名有“灵魂”的优秀研究生党员,以过硬的本领回应时代挑战,努力做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健康中国及未来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年轻力量。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