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个科普报告让我们受益匪浅,既消除了对疾患的恐慌心理,也懂得了术后如何进行自我保健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由此感到,疾病不可怕,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完全可以战胜疾病,并拥有正常的生活”。这是不少膀胱肿瘤患者对6月18日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党支部组织的科普活动所给予的评价。在此次关爱膀胱癌患者的专题科普讲座上,7位党员医生、造口师做了专题演讲,共有80余名病人及家属冒着滂沱大雨前来聆听。
泌尿外科党支部书记薄隽杰副主任医师杰告诉记者,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的前夕,我们党支部组织了这次“关爱膀胱癌患者”的科普宣教活动,其一,是带领党员医生以实际行动学习一代名医大家——吴孟超院士,学习他爱党、爱国、爱民的情怀;学习他立足岗位、践行奉献的宗旨;其二,是为病人排忧答疑,向他们传递科普知识,希望他们以积极乐观和辩证的态度,了解疾病,既不害怕,也不能大意,并从心理上给予关爱,从而提振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他还说,我们受党和国家培养多年,理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回报社会、服务病人,为他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宣教会上,薄隽杰医师首先作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治》报告,他将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演绎成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让病人们了解了膀胱癌疾病发展的原因、不同病程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的意义以及如何自我保健等内容。
据了解,在世界范围内,膀胱癌有高复发率、高进展率两大重要特点,如今该疾病的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84%,在发达国家中,该病症在男性发病率中占据第4位;而在我国,该病发病率已跃居泌尿系统疾病的首位,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于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最早开展膀胱癌激光治疗,迄今已成功治疗了万余例患者,高居国内同行的前列。此外,该科还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浅表性膀胱癌5年生存率达到95%以上,居本市该专业领域的先进水平。多年来,该科跟踪随访病人有2000余名,随访最长时间为20年,最大年龄为94岁。
宣教会上,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冷静、外科造口师蒋燕勤、泌尿外科医师顾佳毅医师、陈伟、张连华也先后主讲了《膀胱疾病的健康教育》、《膀胱癌根治术后的造口自我护理》、《激光手术—肿瘤的克星》、《浸润性膀胱癌的全身化疗》、《膀胱癌的术后随访和饮食要点》报告,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彭煜主任做了《膀胱肿瘤的中医药治疗》演讲。7个报告赢得了病人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为了我们的康复、为了使我们延年益寿,仁济医院共产党员放弃了休息天,他们奉献、服务的意识,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风采,让我们感激不尽;他们传递的科普知识以及给予的关爱让我们铭记在心。
一名54岁的王姓患者告诉记者:我在仁济医院接受手术并随访了13年,无论是在手术时期还是在无数次复诊中,深深感到薄主任对病人的绝对负责。4年前的一次复查报告提示说我又有病变,需要切除整个膀胱,我当时心灰意冷,但薄主任安慰我不要焦急,再做一次检查以明确是否必须根治,结果令人欣喜,我的膀胱保住了。多年来,我在仁济医院随访心里非常踏实,在医生高超的医技下、在他们科普知识的宣教下,我们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得非常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