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7ad5080767.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7a75080711.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5d65080762.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7ad5080767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7a75080711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5d65080762_s.jpg
2015-06-02 浏览( 来源:健康所 
 撰稿:马勤
 摄影:马勤
 

  5月29日下午,健康科学研究所在上海生科院报告厅举行第23讲博闻讲坛,邀请健康所骨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组长、bat365官网登录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戴尅戎院士作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报告“3D打印正在加速走进临床领域”。

  3D打印技术起源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即上世纪80年代末,目前发展已超过20年,它能够解决传统工业技术制造产品需要大规模及流水线生产的弊端。戴院士娓娓地讲述了3D打印的渊源,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独家定制少量的模型或产品,且不会大幅增加成本也不会影响供货速度。正是这样独特的优势,让3D打印获评美国权威杂志《TIME》选出的十大快速发展工业技术之一。

  戴院士坦言,也正是这一系列的优势,让3D打印快速走进临床领域。据统计,目前,医用3D打印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迅速爬升至第6位,占8%。主要应用于模型制作(手术前规划、设计、教育等使用);个体化植入物打印、导引装置及康复辅具等。

  戴院士用一个19岁女生左下肢严重复合畸形的治疗案例,讲述了3D打印模型手术成功让她像正常人一样双腿走路,并开始了她梦想的职业生涯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变了她的人生。之后,戴院士又运用大量的临床案例详细的介绍了3D打印模型和内植物的发展以及3D打印个性化假肢等情况。

  讲座最后,戴院士总结,3D打印技术将带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跨度交叉,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多学科交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有更新、更长的路要走。戴院士提出了自己对3D生物打印的设想及看法,鼓励在座年轻人勇于开拓与挑战崭新的领域,致力于探索生物医学转化研究,终有一日将实现器官打印的梦想。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