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做客第二十一期“午间Seminar”与医学生谈理想
2019-06-05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5月31日中午,“燕子姐姐”学业指导工作室主办、交医-优才工作站协办的第二十一期“午间Seminar”活动在图书馆一楼班导师工作中心顺利举行。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教授,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首席教师何平围绕“学习与工作,理想与现实”与17、18级的近三十名医学生进行了积极探讨。优才工作站余轶凡主持了本次活动。

  在大学的学习中,何平首先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于学习方法的思考,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社会积极的接触和融入。传统的教育体系下,大部分的学生仍习惯于通过“刷题”来寻找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然而到了大学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大学的学习(包括微生物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记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点有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

  紧接着研讨会中有同学提到了在做大创的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对细节问题的处理等。对此,何老师也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尤其是查找有效资料的技能;第二,在课题的选择上不应好高骛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第三,投入热情与精力。科创的过程确实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这使得对该课题的兴趣和热爱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同学们提出如何在繁忙的医学学习中,即能学好专业知识又能在科研上获得一定成果的问题时,何平强调了要学会“取舍”。每个人在选择是否开展科研时,都应事先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衡量和评估,有一个合理的自我定位。无论是在设置短期的学习目标,还是决定科研与否的决策上,都应该以对自我未来的规划作为基本纲领。不需要过于逼迫自己,或者盲从众人所谓的“理想职业”,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最终反而得不偿失。进行取舍意味着理性的自我审视之后的放弃与争取,寻求在理想与现实之中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在有限人生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11849

13F26

  本期活动赠书《Medical Microbiology, International Edition》被18级医学检验的同学幸运获得。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