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胸科医院胸外心外等多科联合成功救治一位重症气管肿瘤患者
2016-05-30 浏览( 来源:胸科医院 
 撰稿:
 摄影:

  “哔~啵、哔~啵、哔~啵……”伴随着救护车的警声,5月25日下午,附属胸科医院急诊来了一位从700多公里外的江西直接送达的重症患者——小李(化名)。25岁的他患上了气管肿瘤,四处求医无法,在仅存一息之际,他得知上海市胸科医院可以治疗,立刻叫上救护车跨省直送上海。26日下午,胸科医院胸外科赵珩主任领衔,联合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室等多个科室,为小李进行了体外循环辅助下气管肿瘤切除术,将他从鬼门关边拉了回来。

  气管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胸部肿瘤,加上其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待到肿瘤大到堵塞气管时,往往已经命悬一线。当日小李送到医院急诊时,呼吸极度困难,并伴有咯血。急诊医生为他检查后发现,小李的气管内长了一个4CM大小的肿瘤,已经将他的气管堵塞近98%,他只能依靠一丝缝隙呼吸。

  26日清晨6:30,胸外科赵珩主任一到医院就接诊了小李。仔细分析了病情后,赵主任陷入沉思。气管切除手术的极限是6厘米,小李的肿瘤已经大到4厘米,切除范围接近极限。另一方面,小李肿瘤的位置生长在气管中段部位,颈部和胸部的小切口都做不了,需要正中开胸手术。此外,更重要的是,麻醉无法从气管插管进入通气,因为会被肿瘤阻隔,还可能有撑破肿瘤的危险,如何保障小李在手术中的生命安全呢?经过反复思考,基于胸心外科综合实力的底气,赵主任为小李制定了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的方案。

  26日下午15:30,由胸外科、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室等多科组成的手术团队集结。体外循环、麻醉、气管肿瘤切除一气呵成,仅用时45分钟,医生们就从小李的气管中完整切下了被肿瘤填满的部分,长度达到5CM,完成了手术。术中,小李在体外循环和麻醉的先后保障下,氧饱和度、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27日,术后第一天,小李已经不需要气管插管,可以自主呼吸了。

  胸科医院在气管外科领域有着深厚扎实的学科基础,学科创始人之一的黄偶麟教授是中国气管外科之父。师承黄教授的赵珩,是目前国内气管外科领域的翘楚。“我院气管外科手术一年大概要做200例左右,全国位居第一。”赵主任介绍道,“很多患者都是外地赶来,有些北京也做不了的,送到我们这里来做。目前,老百姓甚至部分医生对气管肿瘤不熟悉,遇到胸闷气急、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往往都当成哮喘来治疗,等肿瘤长大很大了,才赶来做急诊手术。即使我院每年开200例气管肿瘤切除术,但还有很多的病人没有被及时治疗。所以,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一疾病,在肿瘤早期可以获得及时地救治,这样疾病的愈后会更好,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更高。”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