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27.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77.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27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77_s.jpg 1 2
2016-06-08 浏览( 来源: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撰稿:
 摄影:
 

  日前,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玉东、妇科主任黄勇等专家团队在宫颈恶性肿瘤及早期内膜癌病人的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引入“荧光造影成像技术”定位标记淋巴结。术中局部注射荧光造影剂吲哚青绿(ICG),通过PINPOINT内镜荧光造影成像系统,观察淋巴管及淋巴结的显影情况。该技术通过对淋巴结尤其是前哨淋巴结(SLN)的准确定位,可使早期的恶性肿瘤患者进一步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成为可能。

  巴拉圭Cabanas最先于1977年在对阴茎癌行淋巴造影时,发现并提出了前哨淋巴结(SLN)的概念。前哨淋巴结是指首先收纳某器官、区域组织淋巴液的1个或数个淋巴结或某器官、组织原发肿瘤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其病理学状态可以代表其收纳区域整个淋巴结状态。即:从肿瘤转移角度看,若SLN未被癌细胞侵犯,则推测整个区域淋巴结未受累;如果SLN有侵犯,则认为该区域淋巴结可能受累。这个观点已经为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广泛认可。有研究表明通过SLN检测提高了微小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的淋巴结检出率。SLN发生转移的概率是非SLN的3倍以上 。2014 ASCO年会,日本Bell Land综合医院报道了一个新的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即为吲哚青绿(ICG)注射荧光成像技术。该技术于术中实时追踪荧光流向,在荧光团浓聚点定位前哨淋巴结。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由此把该技术引入,专家们认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有望使妇科肿瘤手术真正做到精准化、微创化,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