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8/x_8de5080788.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8/x_8a75080770.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8/x_8de5080788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8/x_8a75080770_s.jpg 1 2
2016-08-19 浏览( 来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又一项刷新患者年龄的新纪录诞生在附属第一人民医院。101岁老人张老伯一周前在市一南部成功完成心脏起搏器安装且手术顺利,通过定制化的治疗避免了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跳骤停及后续的复发。从现有公开资料看,张老伯可谓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安置起搏器者。据悉,超过100岁高龄接受起搏器手术者在国际上亦属少见。刷新这一纪录的背后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高龄患者生活质量的珍视。

  8月3日,家住上海市松江区的101岁老人张志甫因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被家人送到位于松江院区的市一南部。市一心内科南部执行主任汪芳教授在门诊接诊后立刻做出判断,患者为恶性心律失常、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每分钟心跳只有30多次,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导致猝死,需要立即治疗。起搏器植入术这一治疗方案虽然操作技术已十分成熟,但由于该病人属超高龄,且全面检查后发现患者除了心律失常还存在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贫血等情况,在静脉穿刺、术中药物使用和止血上都有着较大风险,手术操作难度可想而知。手术团队经过认真分析与讨论,权衡利弊,做出决定:尽快手术,全力抢救患者。医护人员迅速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以确保安全。关键时刻,医患齐心,家属对手术团队给予充分的信任。

  此时已是下班时间,但心导管室内医护人员仍旧紧张地忙碌着,手术十分顺利。植入的起搏器帮助心脏有力跳动后,张志甫老人的胸闷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趋于稳定。术后,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伤口,预防感染,经过一周左右的住院治疗,老人的身体日渐好转。回忆起当时住院时的情景,老人的女儿感动地说:“爸爸在如此高龄获得新生,多亏了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和细心护理。他们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

  专家提醒广大中老年人,心脏疾病患者刚开始主要症状有胸闷胸痛、气促、心悸、头昏、眼黑朦、乏力等,此时患者及家属就应加以重视,及时就诊,及时接受治疗,否则会错失最佳治疗时间,病情加重甚至导致猝死。

  市一医院心内科在起搏电生理领域有着长久历史。早在上世纪60年代,市一颜和昌教授和刘忠豫教授就在国内率先研制、植入了第一台国产心脏起搏器,从而奠定了市一心内科在起搏电生理方面的坚实基础。科室在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强、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学科团队,目前是国家卫生计生委“起搏与电生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