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一院为一位高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颈椎骨折手术
2017-10-20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王亚洲 尹华斌
 摄影:

  颈椎骨折手术本已风险极大,更遑论患者本身高龄又有强直性脊柱炎。近日,附属一院骨科就为这样一位患者实施了手术,术中专家团队仅通过后路入口就完成了脊髓神经压迫解除和骨折的复位固定,手术十分顺利,患者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今年88高龄的樊先生七个月前因不慎滑倒导致颈部受伤,在外院诊断为颈椎骨折,因其年近9旬,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仅采取了颈托固定、口服止痛药物等保守治疗。然而随着治疗的进行,樊老的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进行性的四肢麻木无力,近一个月来行走越来越困难,颈部固定在前倾位,严重地影响了生活质量,并且面临着日渐加重的瘫痪。

  抱着仅存的希望,樊先生在儿女的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了附属一院骨科,附属一院骨科(南部)执行副主任宋滇文从樊先生的儿女手中接过半年前的磁共振检查资料,并未详问病史,便明确表示:“这位患者的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压迫很严重,同时还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番分析一语中的,增强了樊老及其儿女对此次就诊的信心。经进一步问诊和检查发现,如果不及时手术,老人很快就会瘫痪、继而影响呼吸功能功能,甚至危及生命。面对明确的手术指证,虽然病情棘手,宋滇文毅然决定将樊老收治入院。

  由于手术既要解除脊髓神经的压迫,又要复位骨折颈椎并固定,常规手段下需要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即在颈后部与前部各开一口,难度大、风险高,对技术与围手术期管理都是极高挑战。同时樊老先生已是高龄,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基础疾病,再加上强直性脊柱炎,更是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难度。由于AS患者术中比常人更加容易出血、脊柱强直应力集中,导致骨头更加脆弱,因此对骨折固定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附属一院骨科主任蔡郑东,骨科(南)执行主任马金忠在9月18日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针对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管理等每一个细节进行了详细论证。当日下午,南部医务处又组织麻醉科、手术室、ICU、胸外科、呼吸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医护、药师团队,针对围手术期用药、护理、术中体位摆放、术中术后监护等每一个细节问题进行了全院会诊,做好全方位的精心准备。在与樊老先生及其亲属进行详细的术前谈话,并充分告知手术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后,樊老先生向专家团队表示:“即使有生命危险,我也不愿意这样活下去”。

  患者的信任也给医护带来了鼓舞与信心。9月20日,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宋滇文教授团队开始了手术。对于此类病例,常规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即先在后路解除脊髓神经压迫并固定,然后再通过前路进一步复位固定。但考虑到患者高龄及术中出血等问题,专家团队仅通过后路手术便解除了脊髓神经压迫,复位骨折并牢靠固定。如此一来,便避免了术中再翻身实施颈前路术式,免去了更多出血和感染风险,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整场手术用时2小时余,按计划顺利完成,备受颈椎骨折困扰七月有余的樊老先生终于摆脱了病痛。

  据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颈椎骨折对手术技术要求很高。由于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均已固定强直,所以从麻醉插管、到翻身摆放体位的全过程中,极易因骨折断端的错位而加重脊髓损伤、甚至完全瘫痪;另一方面,由于骨折端的应力集中,普通的短节段钢板非常容易松动和移位,必须采取长节段的固定以增加稳定性,但这又势必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于88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要连续闯过麻醉、手术和康复等难关,风险更是可想而知。此次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成功完成手术,体现了附属一院各科室精诚无间的合作精神与精湛的医疗技术。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