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30日是国际医生节,而这一节日,正是缘起一位美国的麻醉医生。为了让大众了解麻醉知识、消除误区,为有麻醉治疗需求的患者服务,
3月30日下午,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门诊科普讲座及麻醉科专家义诊活动在医院门诊大厅举行。我国著名麻醉学专家,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瑞金医院卢湾分院院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于布为教授所率领麻醉科10余位专家向患者、家属及社会人士宣讲科普麻醉科的作用和临床特点,耐心细致的回答义诊群众们的提问与咨询,并且对特殊发现的患者进行特色性的麻醉科和疼痛科的门诊检查检测,提供建议和指导,分发科普宣传材料。 瑞金医院麻醉科开展的这次门诊专家义诊和科普讲座活动是目前正在沪上进行的“中国麻醉周”上海站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所倡立的“中国麻醉周(第二届)”上海站麻醉科科普宣传和讲座义诊等系列活动也在其他沪上各家医院内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本次“中国麻醉周”活动的主题是:“人民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通过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麻醉科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安全无痛和精确舒适的临床麻醉医疗工作的了解,树立对“人人可以享有安全无痛的诊疗服务”的认识水平,推广舒适化医疗,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确定每年三月份的最后一周作为中国麻醉周的举办时间也是为了纪念1842年3月30日由美国乡村医师科洛弗·朗所实施的国际上第一例成功的乙醚吸入全身麻醉,以及由此而建立的“国际医师节”。 “中国麻醉周”上海站的麻醉科系列活动由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分会负责组织,学会所辖近百家大中型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麻醉科都积极响应。由瑞金医院麻醉科徐佳世医生制作的4张一套的麻醉科普活动宣传海报分发到沪上86家各级医院,在其门诊大厅,麻醉科或手术等待区域等重要区域进行展示宣讲,各家医院麻醉科主任和各级麻醉医师也纷纷走出手术室,面对面的向人民群众,从麻醉的由来、临床麻醉类型、麻醉科工作范畴、麻醉科门诊、麻醉风险评估、无痛内镜诊疗、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后疼痛,以及麻醉后会变笨吗等众多病人和或其家属及社会关心的问题与内容向患者家属,和门诊病人等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热情宣讲,认真科普。 面对如今麻醉科医生人才短缺的现状,于布为教授表示,应该促进科技创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代替麻醉医生的一部分工作,比如术中检测。要拓宽麻醉治疗的理念,因为麻醉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帮助治疗部分疾病,相信这也是麻醉学科今后发展的方向。在拓宽麻醉学治疗的范畴以后,也将会吸引更多的医学生来从事麻醉。至于麻醉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的完全照搬美国的麻醉理念和体系,而是建议以中国麻醉学自己的优良基础和经验,探索一套真正适用于中国人的麻醉学。比如被多年实际应用后证明更为安全的术中高容量补液法,其麻醉安全系数大大高于美国的低容量术中补液法。 瑞金医院,长征医院,上海东方医院等十多家医院的麻醉科还挤出繁忙的工作时间,举办了门诊科普讲座,麻醉科专家义诊等形势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宣传介绍麻醉科主导的无痛诊疗技术和舒适化医疗对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正如于布为教授所言,现代麻醉学的建立,科学战胜了疼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麻醉科已经从手术室内走向围术期医学,麻醉医师不仅和外科医生一起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和质量,麻醉医师更是正在用自身的技术向更广泛的人群提供各项无痛诊疗服务,支撑兄弟学科新型诊疗技术的顺利开展。麻醉科医师也保障主导了舒适化医疗服务,使更多的人群有机会接受更加先进,更加精确和更加安全与舒适的诊疗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