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六院推出首个诊断治疗一体化“样板诊室”
2018-06-05 浏览( 来源:第六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你目前这个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啦”“哦、暂时不想开刀啊,那只能靠吃药缓解下,要么再去试试物理治疗”……类似这样的对话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诊室里不断重复着,给人的感觉似乎在骨科除了手术就没有别的解决方案了。但事实上,从局部封闭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局部注射,到肌内效贴、支具保护,这些分散在医院各个角落的治疗手段都在为骨病患者提供着帮助。为了方便病人的就医流程,为了让医生更全面掌握病人的治疗过程,6月4日,六院首个诊断治疗一体化“样板房”——足踝外科诊室正式对外开放,一体化的设计实现了病人“进门看病,出门回家”的需求,大大提升了就医体验。

  一眼望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诊室变大了,从原来的单间变成了套房,治疗室就在诊室边上。据六院门诊部主任宓轶群介绍,建设诊疗一体化诊室是三甲医院发展的趋势,未来门诊将面对的是更多疑难病例,医生所要做的不仅是明确诊断,更需要对病人有全过程管理。“把治疗放进诊室,不是简单的设备搬家,而是诊断的一种延续,让治疗更加精准。”

  六院骨科-足踝外科施忠民主任医师表示,足踝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国民运动健身的意识逐渐提高,足踝部的运动损伤如踝关节扭伤成为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与此同时,拇外翻、跟痛症、跖痛症、老年疼痛性扁平足等正成为中年以上人群的多发病。“足踝部的疾病有些虽未达到手术指征,但疼痛、不适却时刻困扰着病人。如果说,足踝部畸形、创伤的手术是立竿见影的,那么对于很多足踝部慢性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就需要通过诊疗一体化,让医生更直观、更全面掌握病情的变化,指导病人进一步的治疗。”

  此外,诊疗一体化在专业以外还体现在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最直接的就是免除了病人的上下奔波,病人挂号进入诊室后,除拍片以外的所有检查以及后续的治疗都可以在诊室里完成。比如足底部的压力测试、局部封闭注射、低温冲击镇痛治疗等等都可以在诊室的隔间区域进行,兼顾了病人对于方便与隐私需求。”施忠民介绍,病人甚至不用出诊室去排队支付治疗费用,因为“一体化”还体现在费用的诊间结算上,真正实现“进门看病,出门回家”。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