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赵晓菁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颈胸交界处肿瘤切除术
2018-06-27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说起“大脖子”,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可是,这种看似普通的症状,却有可能暗藏凶险。近日,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科主任赵晓菁就接诊了一位“大脖子”患者,检查发现“罪魁祸首”竟是“神经鞘瘤”。经过赵晓菁团队的全力救治,成功完成了这台高难度的颈胸交界处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

  来自浙江的患者吴女士今年仅30岁,大约半年前,她首次发现自己的左侧颈根部有点肿。由于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再加上平时工作忙,她当时没当回事。但随着时间推移,肿块变得越来越大,吴女士左侧的眼皮也出现了抬起困难。当地医院的CT检查结果显示,其颈胸交界处有巨大占位,并累及周围的重要血管和神经;病理检查结果则提示,该肿块为神经鞘瘤,唯有手术切除才是最佳治疗方案。

  吴女士四处求医,却被告知手术难度大和可能带来瘫痪、残疾等后遗症,当地无法治疗,这让她陷入了绝望。好在当地一位医生告诉她,上海仁济医院的赵晓菁医生曾治愈过相似的颈胸交界处肿瘤患者。当地医生将其病历资料传到上海,赵医生研究了相关资料后回复“可以手术根治”。吴女士一家闻讯兴奋不已,遂连夜赶来仁济医院求治。

  赵晓菁为患者完善了相关检查,并邀请骨科陈滨医师进行了会诊,认为虽然患者的腋动脉、臂丛神经已被肿瘤紧紧压迫,但还没有到无法手术的地步。考虑到患者是青年女性,有保留劳动力和保持美观的需求,赵晓菁团队制定了完善的治疗方案,在术中尽量保留患者的腋动脉,并精细解剖臂丛神经。这样,既能成功“拆弹”,术后患者左臂的生理功能也能完全得以保留。

  在进行了周密的术前准备后,吴女士被推入手术室。术中,赵晓菁带领团队仔细游离出膈神经、迷走神经、颈内静脉、颈总动脉等并套带,小心翼翼地将瘤体与臂丛神经和血管分离。整个手术仅耗时2个小时,将直径15厘米的肿瘤完整切除,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患者术后也未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喉返神经损伤的症状,双臂活动如初。一周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颈胸交界处肿瘤总体发病率较低,病理性质也较复杂。同时,由于此部位的肿瘤毗邻重要血管神经,且周围为骨性结构所环绕,切除困难,容易损伤大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造成严重并发症。此类手术没有固定术式,需要医生在一边探查中一边做出最优判断并立即付诸行动,不仅要求医生对解剖结构了然于胸,更考验其手术技术和心理素质。

  复杂颈胸交界处肿瘤手术历来是我院胸外科的传统优势项目,在曹子昂、赵晓菁等专家和科室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能够常规开展诸如复杂胸骨后甲状腺、异位甲状旁腺、肺上沟瘤、Castleman病等的手术治疗,成功率高,不仅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也为更多相关疾病患者带去了治愈的希望。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