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完成第100台机器人导航下脊柱外科手术
2019-04-12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bat365官网登录附属仁济医院脊柱外科沈洪兴团队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辅助下开展了胸腰椎畸形矫形减压植骨融合术,成功为一位双下肢麻木、行走困难,被诊断为重度退变性侧弯后凸的患者植入18枚椎弓根螺钉(传统手术方式需要24-26根),奇迹般地将原来胸椎侧弯34度、腰椎侧弯56度的脊柱“拉直”了,患者术后第3天就可下床行走。这也是仁济医院第100例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73岁严老伯(化名)3年前因胸及腰背部酸痛等症状就诊后确诊为退变性脊柱侧弯,采用药物及中医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腰痛症状丝毫未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行走困难等症状。到仁济医院就诊后,医生发现该患者胸椎侧弯34度、腰椎侧弯56度、身体向右倾斜13厘米,诊断为重度退变性胸腰椎侧后凸畸形。

“骨科手术有着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这三大难题”,沈洪兴表示,“脊柱侧弯手术的关键是需要行椎弓根螺钉来固定,神经减压后进行三维矫形。”目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但由于传统手术难度较高,对精准性有很高的要求,医生徒手置钉,稍有不慎椎弓根钉进入椎管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风险较大。而骨科机器人根据事先录入的数据完成手术路径的规划,具备人类无法达到的高稳定性的“手”和高精准度的“眼”,可以帮助医生更精确引导椎弓根螺钉的植入,使得高难度的矫形更稳更准。

为确保万无一失,术前沈洪兴对手术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计划,通过机器人规划精准的手术路径,确定进针位置和角度及椎弓根螺钉的通道。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一场精准化的“重度退变性侧弯后凸畸形后路矫形减压植骨融合术”如期展开。在骨科机器人辅助导航下,沈主任先为患者设计最佳置钉路线,以提高置钉的准确率。术中采用3D透视采集图像数据及精准规划导航后,一次性精准地从第8胸椎到第1骶椎为患者置入18枚椎弓根螺钉,配合椎板减压、松解神经根、截骨、撑开、旋转后,将脊柱慢慢“板”正。整个手术共耗时6个小时,比常规手术缩短了4小时,出血量仅150毫升,术后第三天就下床活动。

据悉,近年来脊柱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常有颈部、腰部疼痛、双腿麻木、行走困难等症状,老年手术病人中50%伴有椎管狭窄或脊柱侧弯畸形,手术难度与手术风险都比较高。针对这一人群疾病需求,仁济医院于2018年4月在华东地区率先引入“天玑”骨科机器人,并成立华东地区第一个骨科机器人培训基地。目前已成熟开展包括极重度颈椎病、胸椎韧带骨化、多节段腰突症、重度腰椎滑脱、脊柱复杂骨折、侧弯后凸畸形、脊柱肿瘤结核等病种在内的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脊柱手术100例,数量达到全国之最,患者自22岁到73岁。沈洪兴介绍,在机器人的辅助下,该类脊柱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有效控制了手术中的出血,减少了术中放射线暴露,从而显著减少了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人更安全,术后康复也显著加快。脊柱外科将秉承手术更精准、更微创,患者更安全的管理理念,迈向智能精准微创手术的新时代。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