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完成第20例神经内镜下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2019-05-16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袁蕙芸
 摄影:

来自江西的付先生患有严重的面肌痉挛,3年来患者饱受面肌痉挛的折磨。因为面部肌肉抽搐,“挤眉弄眼做鬼脸”,他无法正常参与日常社交活动,因此经常遭人耻笑,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近日,bat365官网登录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包映晖、副主任医师王宇联合为其实施全神经内镜下的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取得成功,患者术后症状全部消除。

据主刀医生包映晖介绍,该患者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抽搐发作与血管压迫神经的关系较大。人体的神经仿佛一根电线,当异常的血管压迫到神经,神经便会发生“短路”,继而产生异常放电,面肌抽搐便这样产生了,于是外人看到的往往是“挤眉弄眼做鬼脸”。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手术由神经外科包映晖主刀,王宇持神经内镜配合完成。通过不足5cm的切口,2cm的骨窗,包映晖通过狭小的手术通道,利用神经内镜顺利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责任动脉,并用TEFLON补片予以隔离。手术耗时不足2小时。术后付先生的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5天即出院回家。

据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晓华介绍,颅神经疾病主要包括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等,患者主要症状分别为脸部疼痛、面肌抽搐、吃东西和吞咽东西时疼痛。该院目前针对此类疾病已全面开展全神经内镜下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良好,得到病患的好评。

包映晖医生介绍,既往此类手术主要利用显微镜进行,但是由于后颅窝的血管、神经位置深在,在显微镜的管状视野下要获得良好的暴露,通常会对小脑有一定的牵拉,因此手术后可能出现小脑的挫伤、出血和水肿等并发症,或者由于过度牵拉导致岩静脉在术中或术后出血,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而且一般显微镜下手术切口在5-10厘米不等,需要较长时间恢复。

据悉,仁济医院目前完成神经内镜下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20例,其中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91岁,以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小的手术创伤和更快的术后恢复赢得了患者的好评。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