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完成沪上首例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介导房颤冷冻消融术
2021-08-19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8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南)汪芳团队,完成了上海市首例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介导房颤冷冻消融手术,首次实现了在心脏三维成像介导下的房颤冷冻消融术。相较传统二维技术,三维成像介导使得导管无须接触心内膜,就能“隔空”感应,探测出周围结构,并在屏幕上摹画精准模型,使得术中操作更为精确、安全,且大幅降低了射线和造影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更好地保护了术中医患健康。

68岁的于先生(化名)2年前起经常感到胸闷、胸痛,近半个月病情逐渐加重。经检查,于先生被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脏超声提示其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中度二尖瓣反流,符合房颤冷冻消融术适应症。经过讨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南)汪芳教授团队决定为他实施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介导下的房颤冷冻消融术。

据介绍,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采用介电成像原理,较之当前其他三维电生理平台所使用的磁场定位和电场定位,其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且可以实现独特的组织成像技术。该系统建模所用的导管无须接触到心肌组织内膜、也无须“走过”心腔的每一部分即可“隔空”成像,并能在整个建模过程中实时采集心脏内信息的变化,真实、快速呈现类CT图像模型。

手术当日,汪芳主任医师带领张锋副主任医师、刘晓强医师等团队成员,利用KODEX-EPD标测系统为于先生进行左房三维重建和电压标测,展示其心房基质情况。短短几分钟,患者的心脏三维重建图像就出现在了屏幕上。随后,手术团队将冷冻球囊放置至患者肺静脉病灶处,球囊头端的环状电极即时反馈出介电系数的变化,帮助术者评估冷冻球囊是否完全贴合肺静脉口部,大大减少了原本这一环节中所需使用的大量射线和造影剂,也提高了手术效率。在确定冷冻球囊封堵情况后,手术团队顺利实施了高精准的冷冻消融治疗,手术效果十分理想。

据悉,KODEX-EPD标测除应用在房颤冷冻消融术外,也可应用于射频消融术中,同样能通过即时计算导管贴靠压力、心肌厚度、心肌真实损伤深度等数值,实现更精准、更安全的消融手术,为广大房颤患者保驾护航。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