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马雄、卜军团队联合创新提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亚临床心脏受损早期诊断标准
2021-09-09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近期,消化领域著名国际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临床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马雄教授与心内科卜军教授团队合作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心脏核磁共振(CMR)探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心脏早期累及的特点,揭示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在早期即存在亚临床心脏受累的特征表现,为临床早筛早治提供依据。

肝硬化性心肌病是终末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并发症之一,致死率高,但无心脏症状的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是否存在亚临床心脏累及并不明确。EARLY-MYO-PBC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跨学科研究(注册号NCT03545672)。所有受试者均接受CMR、心电图、心彩超等心脏专科相关检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非肝硬化阶段的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即存在心脏累及,且在形态学、功能学及组织特点上具有诊断性疾病特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较对照组表现为心肌收缩高动力性、亚临床的心肌水肿、细胞外基质容积分数升高及特征性的心肌延迟钆增强形态。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gp210阳性、血红蛋白下降和体重指数低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心肌受损的独立预测因素。

这项临床研究首次采用CMR探究无心脏症状的非肝硬化阶段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否存在心脏累及,并取得了原创性结论。临床医生应注重筛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早期心脏受累,并进行提早干预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论文通讯作者为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马雄教授和姜萌教授,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研究生姜畔博士、心内科研究生冯泽豪、消化科盛黎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