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历时两月连克难关救治高危孕产妇
2021-12-21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23岁的小宗(化名)来自浙江,在13岁的时候就被诊断为颈髓血管畸形,由于没有合适的手术方案,小宗只能接受保守治疗,始终未能根治。今年7月,小宗再次出现右上肢疼痛并伴随右半身麻木。这次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就到了下肢无法正常行走的地步,更让人揪心的是,此时的小宗已是一位怀孕26周的准妈妈。

家属万分焦急,在多方求诊未果后,来到了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教授处求助。到院时的急诊头颅MRI提示,小宗的颈髓血管畸形伴出血、血肿,右下肢肌力已完全消失,值班医生立即将她收住急诊危重病科,安排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组织副主任医师陆健,主治医师俞戈、赵立娜等成立攻关小组,选用合适的药物减轻脊髓水肿、控制出血。与此同时,北部医务处处长迅速组织了院内MDT专家团队。经过院内、院外会诊,专家团队肯定了目前的方案并建议暂时以保守治疗为主,待时机成熟进行分娩,同时积极做好预案,一旦病情进展迅速,要做好急诊手术干预的准备。

在这期间,小宗的病情多次出现反复,急诊危重病科团队每次都给与及时处理干预,迅速缓解症状,转危为安。然而,患者的心理又出现了波动,甚至有消极治疗的情绪,细心的魏东坡住院医师以及张琦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时刻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医护人员在每天看望之余,还分批来床边陪她排忧解闷、鼓励她勇敢面对病魔,并隔三差五让小宗与家人通电话,缓解思念之情。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鼓励支持下,小宗也逐渐坚强起来,愈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两个月过去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小宗的病情逐渐稳定,腹中的胎儿也在不断成长,但发育明显晚于普通胎儿,且小宗对营养支持也不耐受,考虑胎儿发育迟缓。医院发挥综合性医院多学科联合优势,在急诊危重病科、产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下,小宝宝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平安降生。术后,小宗恢复得很快,右下肢肌力也有所恢复,经过专家团队的严密检查和仔细研判,小宗已在近日顺利出院。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