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为高度近视患者找回眼球
2024-04-19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年60多岁的王老伯自幼高度近视,双眼视力差,十几年前因白内障而行人工晶体植入,双眼视力能保证正常生活。然而近年来,王老伯的双眼都逐渐转到了眼角里面,并不能向外转动。平日里,王老伯只能侧着身子通过左眼露出的一点点黑眼珠视物走路,视力下降严重,以至于生活难以自理。外貌上的改变也使王老伯以及家属心理上受到极大的打击。王老伯在在家人的陪伴下,曾四处求医,但得到的答复多为“治疗效果不确切”。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王老伯来到了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李宁东教授的门诊求助。

  在为王老伯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李宁东发现王老伯的双眼眼外肌和眼球位置发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双眼完全位于内下转位,眼轴超长,双眼外直肌向鼻下方移位,上直肌向鼻侧移位,眼球后部自肌锥内向颞上方脱出。临床上,此类疾病被形象地称之为“重眼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固定性内斜视。

  “重眼综合征”多与高度近视、眼轴过长相关,也和眼球周围的肌肉筋膜组织退化有关。随着年龄增加,人的眼球周围肌肉筋膜组织会发生退行性变。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过长,眼球内容增加,眼周肌肉筋膜组织的退行性变就会导致患眼从眼周的上直肌和外直肌之间较为薄弱的颞上方疝出,使患眼周围的肌肉位置发生改变,发生移位。使眼球固定在内下转位,严重影响患眼的外转和上转功能。

  经评估,李宁东认为手术是解决王老伯“重眼综合征”的唯一途径。不过,王老伯固定性内下斜时间久、程度重,手术欠矫的可能性较大,对超大角度的内下斜进行手术治疗需要使用多条肌肉进行手术矫正,增加了眼缺血的风险。此外,王老伯双眼都“掉入”内眼角,双眼矫正需要术前进行精准的设计以保证双眼手术后对齐,恢复眼球运动功能,避免出现复视。手术风险较大,难度极高。

  在制订了全面的手术方案和术中预案后,李宁东带领薄其玉主治医师等团队成员,采用了全新的手术方式对王老伯进行治疗。手术十分成功,王老伯不仅能双眼直视,且眼球也恢复了外转功能。术后一周,王老伯的左眼视力提高到0.4,右眼视力提高到0.15,彻底改变了生活状态。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