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越挠越痒、越痒越挠“怪圈”解开
2019-04-22 浏览( 来源:健康报 
 撰稿:
 摄影:

本报讯 (特约记者杨静)越挠越痒、越痒越想挠,原因是什么?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教授课题组和上海科技大学胡霁研究员课题组合作,从神经科学层面做出回答。该研究证实了中脑奖赏中心腹侧被盖区内的GABA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别调控痒觉的两种不同组分,即GABA能神经元介导了致痒剂引起的厌恶感,而多巴胺能神经元介导抓挠后的愉悦感,加深了人们对痒觉中枢环路机制的理解,为临床慢性痒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神经科学学术期刊《神经元》在线发表。

痒觉是一种能引起抓挠欲望的感觉。目前,有关痒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周和脊髓水平,关于大脑如何对痒觉进行信息处理、编码和加工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人员首先借助光纤记录技术和各种转基因小鼠,发现中脑奖赏中心VTA区内的GABA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在痒觉发生过程中呈现两种不同的激活反应。GABA能神经元可被急性痒刺激瞬时激活,与抓挠的启动几乎同步,而多巴胺能神经元则只有在抓挠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发生激活。有意思的是,通过让小鼠戴一种自制的脖套,阻止其抓挠致痒剂注射部位的皮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激活可被彻底阻断,而GABA能神经元的激活反而更加明显。

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手段操控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发现可以对急性痒引起的抓挠次数和抓挠间隔产生不同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光遗传操作和条件性位置厌恶或条件性位置偏好实验,确证了VTA脑区两类神经元分别调控痒觉的两种不同组分,即GABA能神经元介导了致痒剂引起的厌恶感,而多巴胺能神经元则介导了抓挠之后带来的愉悦感。研究还发现,VTA神经元在慢性痒动物模型中同样发挥类似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从新的角度揭示了瘙痒—抓挠—愈痒—愈挠这一循环的神经环路机制。

 

原文链接:http://szb.jkb.com.cn/jkbpaper/html/2019-04/19/content_244970.htm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