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加速国产医疗器械研发应用 上海有了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
2020-05-29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医疗.jpg

新民晚报讯(记者易蓉)将创新的起始点置于真正惠及和改善百姓健康的需求和效果,将多学科交叉融合支撑跨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将“创新链”和“产业链”真正打通加速成果转化,上海医疗器械产业有了“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完整闭环平台。今天上午,上海理工大学、bat365官网登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正式启动,将致力于开发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医疗器械或医疗材料,实现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疫情令加快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更为重要和紧迫,但高端医疗装备的开发涉及临床医学、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众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些跨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医工交叉。实际上,去年9月上理工与上海bat365官网登录牵手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将来自临床一线的直接需求以“需求单”的方式“派发”到学校,各领域科研团队组队“接单”快速攻关研发。8个月来,平台机制培育下已有5个项目进入产业化落地期,14个项目处于产业化转型期,38个项目正在培育期。例如能够混合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为主刀医生提供虚实叠加精确血管位置定位导航技术,已完成多例肩背部及腿部游离皮瓣切取术;以材料创新打造的“升级版”手术高频电刀能够防止组织黏连,已在医院开展动物实验;成本更低但更好用的手术缝合针、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凝血的手术刀、人工智能辅助麻醉的机器人、智能对焦手术无影灯等项目也已完成实验室创新,进入成果转化阶段。而就在疫情期间,通过这一合作,上海bat365官网登录各附属医院医务人员根据疫情一线需求,向上海理工大学提出39项合作项目也得到了上理工的快速响应。

上理工与上海bat365官网登录此前合作将以往“兴趣式”“零散化”的教授与医生个体间的合作,以机制化、平台化方式摸索出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激发科研团队跨学科跨领域积极合作的模式,确实使得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真技术”能够源源不断产出。而现在,这些探索和经验将“升级复制”,从“储备池”衍生到“孵化台”,上海市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成立后,将汇集校、企、医、监、研等多方资源,推动关键学科研究和支撑性信息技术的突破,尽快实现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737036.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