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银屑病新致病细胞被发现
2011-10-08 浏览( 来源:新民晚报 
 撰稿:应急万虹
 摄影: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施捷)中美专家在皮肤病合作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发现了银屑病的致病“元凶”——真皮内γδT淋巴细胞。

  由bat365官网登录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bat365官网登录免疫、肿瘤与生物医学中心严俊教授的课题组合作,以瑞金医院皮肤科青年医师蔡怡华、沈小雁为第一和第二作者的论文“真皮γδT细胞是炎症性皮肤病IL-17的主要产生细胞”,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著名医学期刊“Immunity(免疫)”杂志(影响因子24.211)上。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发病率高,其中的脓疱型和红皮病型等特殊类型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关节病型可引起各关节的畸形,是所有关节炎中致残最为严重的。目前对银屑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往往症状缓解后复发,且复发时病情加重。近年来,由于疾病本身和为治疗而口服、注射药物引起的多种并发症,使国际医学界越来越关注于银屑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并据此开发新的、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论文通讯作者郑捷教授今天上午介绍说,国际医学界之所以重视这项研究结果,是因为它首次证实导致银屑病发生的白介素17(IL-17),并不是长时期一直认为的来自于血循环中的Th17细胞,而是由真皮内的γδT细胞产生,在白介素23(IL-23)的刺激下,γδT细胞大量产生导致银屑病发生的IL-17。这一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单单对银屑病,而且对其他各个器官疾病的病因学研究都有启示。

  郑捷介绍,瑞金医院皮肤科长期坚持以针对皮肤的治疗即光疗、外用药物、加强皮肤护理和降低机体对链球菌等病原体反应的敏感性的方法治疗银屑病,不主张过多的系统用药。银屑病新致病细胞的发现,恰好为这种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国际医学界重视这项研究结果的意义还在于:它可能为今后开发有针对性的银屑病治疗药物提供了“靶点”。

 

  原文链接:
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1-10/07/content_783763.htm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