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学者: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感染率更高、传播风险更大
2016-11-09 浏览( 来源:中新网 
 撰稿:陈静
 摄影: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8日披露,该学院蔡泳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将中国跨性别人群作为关注目标,首次阐述了中国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人群HIV/AIDS感染风险及高危行为。

  跨性别人群(transgender people)通常指那些不认为自己的性别,与他们出生时基于生殖器官而被决定的性别,表现一致的人。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中国目前尚无研究得到该人群的数量,但按照国际水平,人群中约0.3%属于跨性别者,则中国13亿多人口中大约存在400万跨性别人口。

  该研究提出在中国男男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背景下,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感染率更高,传播风险更大,由此建议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蔡泳研究组首次前沿性地关注了中国跨性别人群。研究人员通过对中国220名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人群HIV的感染率超过16%,这个数据远高于目前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8-9%的HIV感染率。

  26.8%的被调查者承认,在过去一个月发生过无保护措施的男男商业性行为,且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有在其他城市从事商业性行为的经历,人群的流动性较大。

  研究人员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与无保护商业性行为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害怕男变女身份被揭露等。

  据介绍,由于该人群通常处于主流社会的边缘,许多男变女跨性别者因严重的用工歧视,不得不转向性工作行业。有国外研究表明,男变女跨性别的男男性行为者已成为了HIV感染率最高的人群之一。国外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表明,跨性别的男男性行为者(主要是性工作者)的HIV感染率高达27.3%;且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大多数承认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很多也从事过男男性服务工作,既会与男性同性恋者发生性行为,同时也会装扮成女性角色与异性恋男性发生性行为,其接触的人群范围更广,传播疾病的风险更大。

  沪港两地学者的这项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公共卫生领域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m/jk/2016/11-08/8056963.shtml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