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12/x_9735080756.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12/x_ab75080761.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12/x_1e95080757.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12/x_a815080749.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12/x_9735080756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12/x_ab75080761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12/x_1e95080757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12/x_a815080749_s.jpg 1 2 3 4
2016-12-15 浏览( 来源:团委 
 撰稿:赵文心,李晗
 摄影:李景峰
 

  12月13日晚,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影评人王培雷在bat365官网登录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再会黄金时代:关于香港电影的误读与想象》主题讲座,从艺术手法、社会心理、历史背景等多角度生动再现了上个世纪香港电影的辉煌时代。

  讲座开始,王博士首先分享了对香港电影的初始印象和早期观影感受,引起了在座同学的深深共鸣。随后,对录像厅时代塑造的一批代表性人物,以及随之产生的“信仰”式的疯狂追星现象,王博士也进行了深刻分析,特别提出受限于上个世纪信息交流匮乏,人们普遍易于将演员角色化,甚至将其捧至异于常人的高度。王博士还指出内地和香港对于电影的评价角度往往是不同的,香港电影人习惯于从商业角度进行评价,而内地则倾向于从文化角度解读,这不仅催生了两地迥异的拍摄手法和独特的创作角度,同时也是近年来内地对于港片产生误读的主要原因。

  到了如今怀旧时代,香港电影产量大大降低,人们常常会思考:香港电影“死”了吗?与此同时产生的对于明星的误读与想象,王博士指出,这是一种时代恋旧症候,也是人们对电影文化重新理解的契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历史映射,人们的文艺求索,从电影中得到的代际传承感与人生经验,都是当今人们密集怀旧港片的几大原因。而香港电影独特的平民视角,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以及电影人物的身份自省,都值得今日的我们结合时代背景,从崭新的视角重新认识香港电影。

  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也纷纷对讲座内容向王博士提出了问题和观点。针对部分香港导演拍摄合拍片时频繁“炒冷饭”的现象,香港电影偏爱刻画人性大起大落的解读,以及香港电影今非昔比的原因等问题,王博士也一一进行了解答,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讲座的最后,主持人代表bat365官网登录学生联合会向主讲人赠送了纪念品,并再次感谢王博士为医学生们带来的精彩讲座,本次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