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养我院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科技能力、学术精神和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投身学术科技实践活动,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二届“懿德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懿德杯”简介
“懿德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由bat365官网登录团委主办,是选拔bat365官网登录内优秀大学生科技作品的竞赛,同时作为向全国“挑战杯”输送优秀作品的孵化项目。旨在激励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跨学科交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科研能力,发挥科技竞赛和医工结合的育人作用,实现挖掘一批科研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培育一批创新人才的发展目标。
二、竞赛时间
2015年11月——2016年4月
三、参赛对象
注册在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四、参赛作品说明
申报参赛的作品须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申报类别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建议。要求论证严密、文字简洁、有说服力,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进行综合评定。作品分类如下: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咨询报告。主要从成果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规范性、应用性、研究方法、语言逻辑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作品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3、科技发明制作类。
包括科技发明和技术开发。科技发明制作类又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根据其新颖性、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作品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至E类。
五、报名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参赛作品须经本人或集体报名,有至少一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若参赛项目来源于相应导师或实验室,请务必取得导师的同意;若参赛选手违背本条规定,产生的后果组织方不承担责任并撤销参赛选手资格。
3、参赛作品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4、每位报名者报名参赛的作品不得超过3件。
六、奖项设置
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次竞赛将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根据各学院组织情况和竞赛成绩,设置优秀组织奖若干。对获奖项目、指导教师和院系颁发奖金和证书。
七、评审原则
1、参赛作品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3类进行评审。
2、评审过程中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基本评判标准。
3、评审中综合考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
4、评审分为初审、复审和决赛。由院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
八、推进步骤
1、院内动员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各学生口基层团委按照竞赛通知的相关精神,积极动员本院(系)的学生踊跃报名参赛。
2、作品申报阶段(2015年12月底)。各学生口基层团委通过院内发动,于12月底将本院(系)作品申报相关信息上交至竞赛工作小组。
3、院级初审阶段(2016年1月)。竞赛工作小组对作品进行初审,公布通过初审的作品名单。
4、作品孵化及复审阶段(2016年2月-2016年3月)。入围复审的作品通过项目实施并完善,形成初步成形的科研项目。
5、院级决赛阶段(2016年4月)。各入围决赛的团队通过公开答辩、现场展示等环节,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各若干名。根据院(系)组织情况和竞赛成绩,设立组织工作奖若干。
九、申报方式
1、申报汇总表
以个人为单位,将《第二届“懿德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个人(集体)报名表》(附件一)电子版(需统一命名成“院系简称-姓名-作品名称”的格式)于2015年12月28日12:00前发送bat365官网登录团委懿德杯竞赛秘书处邮箱kczxsww@163.com。
2、作品申报书
以个人为单位,将《第二届“懿德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参赛作品申报书》(附件二)电子版(作品申报书需统一命名成“院系简称-姓名-作品名称”的格式,
于2015年12月28日12:00前发送bat365官网登录团委懿德杯竞赛秘书处邮箱kczxsww@163.com)和纸质版(一式三份)于2015年12月29日16:00前上交学生活动中心208室竞赛秘书处。
十、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懿德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是全面贯彻落实我院卓越医学人才培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推进bat365官网登录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实践。各基层团组织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
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各基层团组织要通过各类网站、宣讲等形式对本次竞赛进行广泛宣传,力求将活动宣传覆盖到每一位大学生,积极动员一批学术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报名参加。
把握导向,加强孵化。各基层团组织要认真研究全国、上海市“挑战杯”和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导向,积极引导学生选择符合竞赛精神的课题项目报名参赛。对有潜质的优秀团队,要为其争取学术资源,配备一批对学生课外科技工作热心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力求孵化出一批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项目。
联系人:孙文武 梁超
联系电话:63846590-776587 15000052792
地址:上海市合肥路365号208室团委办公室邮编:200025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