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y_fe25080729.pn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x_fe25080789.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x_fe25080738.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y_fe25080729.pn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x_fe25080789_s.jpg http:/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x_fe25080738.jpg 1 2 3
2016-05-10 浏览( 来源:武装保卫(部)处 
 撰稿:
 摄影:
 

各位同学老师:

  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减电[2016]1号)和上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关于《本市开展2016年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方案》的文件精神,本市将于5月9日至5月15开展2016年防灾减灾系列活动。为进一步加大学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有效提高校园整体安全防范能力,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有关工作要求,现提供防灾减灾宣传资料供大家学习。

  2016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学习资料

  国家减灾委员会有关通知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主题,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呈日益加大的趋势,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综合减灾和安全发展理念,认真梳理和深入分析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统筹考虑防灾减灾问题,结合“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这一主题,着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重要建构筑物和场所等的设防水平,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增强城市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构建安全宜居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农村的防灾减灾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活动。

  二、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建立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以城乡社区、学校、机关、厂矿企业等为平台,结合地域和行业特点,不断丰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内容,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发挥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遗迹和有关纪念馆的教育警示作用,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工矿企业职工的自救互救技能,确保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三、强化风险评估,扎实推进灾害隐患排查和集中整治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辖区和行业主要灾害风险特点,结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区灾害风险评估,动员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学校、医院、居民区、机场、火车站、城市地铁、大型商场、影剧院、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全方位编制灾害风险隐患清单,摸清灾害风险底数。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四、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级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组织开展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应急指挥、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等预案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条件的基层单位要组织社区居民、厂矿企业职工等参与预案演练,熟悉应急避难场所、疏散路径、灾害预警信号和程序等,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应急能力。

  中央层面防灾减灾日主要活动

  围绕防灾减灾日主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其中中央层面主要活动安排及分工方案如下:

  一、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宣传周期间,各相关部门根据本行业领域特点,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针对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隐患,围绕建设安全城市目标,开展面向本行业系统和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避险逃生演练活动,向机关干部和附近居民普及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国家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和中直管理局、国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向社会公众开放消防博物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和场所,在有关科普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开辟防灾减灾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公众体验活动(科技部、公安部、地震局、气象局、中国科协、红十字总会等负责落实)。协调电信企业向公众发布“防灾减灾日”公益短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落实)。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制作播出防灾减灾公益广告、专题节目(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民政部负责落实)。

  全面总结我国“十二五”时期综合减灾工作,梳理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编制并发布“十二五”中国减灾行动白皮书(民政部负责落实)。制作国家减灾网“防灾减灾日”专栏,出版《中国减灾》防灾减灾专刊,组织开展减灾救灾摄影大赛,制作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挂图提供国家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和各地宣传(民政部负责落实)。组织宣讲团到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讲活动(国家减灾委专家委负责落实)。

  二、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要充分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城市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危房、学校、医院、建筑工地、机场、火车站、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隐患排查,并开展集中整治(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卫生计生委、国资委、安全监管总局等负责落实)。

  三、举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5月10日,以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名义在北京举办第七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深入探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举措,全面研讨安全城市建设和灾害综合风险防范的可行路径,研究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交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有效方式,邀请国家减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和地方政府灾害管理人员,以及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参加(国家减灾委专家委负责落实)。

  四、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

  组织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及网络新媒体,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各地区、各部门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集中报道,营造防灾减灾良好舆论氛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民政部等负责落实)。

  以上各项活动,请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协调,逐项抓好落实。国务院应急办、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做好相关联络沟通和综合协调工作。中央宣传部加强对有关新闻媒体的组织协调,确保宣传报道工作取得实效。

  防灾知识普及

  手机充电如何避免“误区”?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现在的手机普及到几乎人手一部,然而生活中手机充电“爆炸”、甚至引起火灾等一系列的危险事件时有发生,而这几乎都是由于手机充电方式不正确造成的。消防部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正确的对手机进行充电,可有效避免手机电池“爆炸”、充电短路引发的火灾等事故。

  误区一:充电器混用

  如果使用小功率的插头给大功率插头的手机充电,速度不是一般地慢;而如果使用大功率的插头给小功率插头的手机充电,速度则会加快很多。但这都会对手机电池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在充电时最好选用原装的充电器。

  误区二:充电线混用

  充电线也是同理,最好选用原装的充电线,而且还要在几根长的很像的充电线上做好记号,以免弄混。外出时,大家都会选择充电宝,喜欢随便拿根相对比较短的线出门,如果是大牌厂商的充电线还好,不然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误区三:充电时不注意温度

  在低温的环境下,锂电池的低温保护机制会促使电池中不发生物质的化学反应,因而无法充电或者是充电速度减慢,而在高温时,锂电池会不稳定,甚至引起爆炸。

  误区四:充电的次数不能太多

  有一种说法:每块手机电池都有固定的充电次数,如果充电次数太多,会加快电池老化劳损程度!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锂电池不一样,频繁充电其实对电池是有一定好处的。当出现手机电量过低提示时,应该及时开始充电。

  误区五:新手机需要激活

  新手机需要把手机中的电用光,再进行充电,而且需要反复操作3到4次才可以,这被称之为激活。以前的手机都需要这么做,但现在的锂电池已经不需要了。

  误区六:第一次充电必须充满12小时

  第一次充电不需要什么必须充满12小时,这是老式电池需要做的事情,现在的电池基本上是锂电池或者是聚合物锂电池,第一次充电只需要像平时充电一样就可以了。

  误区七:边充电边玩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充电时关机,这对电池是最好的保养。边充电边玩手机,除了伤害手机电池以外,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误区八:过度充电

  充电后不及时拔掉电源,会让电池一直维持着满电的状态,这样做会加快电池的损耗速度。很多人习惯晚上睡前充电,第二天早上起床才拔除。如果用原装的充电设备,充满电后会自动待机,这时候其实用的是充电器的电,不会使用电池,如果不是原装的话,持续充电则会损害电池!但整夜充电会爆炸是误传的,除非你本身用的充电器就非原装且有安全隐患。

  误区九:充电戴套

  为了保护我们根本离不开的手机,很多人都选择给手机穿上“外衣”,但大家不知道,锂电池是很怕热的,充电时会发热,所以最好摘掉手机壳再充电。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手机整晚充电可能“发火”。很多人习惯在晚上睡觉后,将手机连在充电器上整夜充电,殊不知这样做很危险,尤其是在电压不稳定时,容易引起设备自燃。另外,还有很多不合理用电习惯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户外遇险你会自救吗?

  在户外紧急遇险时,时间就是生命。首先您要使用一切通信工具求救,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您是否知道基本的应急措施?如果不幸被困或受伤,您知道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救援人员找到?

  A活动中的出血处理

  皮肤擦伤:这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即便损伤范围比较大,也不过是浅表损伤和毛细血管出血,不可能造成大量失血,伤口处理主要是预防感染。包扎前,应用流动自来水将伤口冲洗干净,直到伤口没有异物。野外条件下可用其他清洁水源,如水壶中的白开水。在出血部位周围皮肤上用碘酒或75%酒精涂擦消毒,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或霜剂。最后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做成的敷料覆盖伤口,再用干净的布、绷带或三角巾等棉织品包扎。

  严重外伤:遇创口较大、出血较多的伤口或裂开需要缝合的损伤,要立即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包扎前,按上述清洗原则处理伤口,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它不仅会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还给下一步清创缝合带来困难。

  B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

  晕倒昏厥: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该让患者躺下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并稍放低。然后解开领口、衣服,使其呼吸畅通。可以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方法进行急救,也可以用指甲掐或用针刺其人中、涌泉、少商等穴位,促使其苏醒。若有心脏病史,可口服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

  关节扭伤:关节扭伤后,切忌立即搓揉按摩,也不要用热毛巾敷。应该用冷水或冰块冷敷15分钟,外擦松节油或涂三七粉、云南白药,或用活血、散淤、消肿的中草药如蒲公英、马齿苋捣烂外敷包扎。

  食物中毒:由于吃了含有细菌或含有毒物质的食物,易引起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治疗。如果病情一般,应卧床休息,大量喝水。腹痛时可用热水袋敷腹部。病情好转后可吃一点流质食物。

  C虫叮蜇伤要及时处理

  被蚊子、跳蚤、臭虫、蜈蚣、蚂蟥等叮咬、咬伤,或被野蜂、毛毛虫等蜇伤,在叮咬或蜇伤处涂上风油精、万金油或口水、肥皂等,即能起到消炎、止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被野蜂蜇伤后,如果发现蜂尾部的毒腺及螫针还留在伤口上,应该用小镊子或小钳子拔除,不要用手掐。

  遭到蚂蟥叮咬后,不要使劲往外拉,以免拉断而使蚂蟥的吸盘留在伤口内,引起伤口发炎、溃烂。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手掌在蚂蟥叮咬处一侧拍击,蚂蟥受到惊吓后会自动掉下来,也可将风油精、食盐洒在蚂蟥身上。

  人的皮肤如与毛毛虫身上的毒毛“亲密接触”,会感到辣、痒、痛,并伴有红肿症状。这时应小心地将毛毛虫从身上清除,再用胶布粘在毛毛虫附着处,揭下胶布就可将毒毛除掉。

  D行囊中的应急小宝贝

  报纸

  保暖:报纸致密性强,将报纸前后贴身铺平,挡风效果相当于多穿了一件保暖内衣。

  夹板:对受伤部位进行制动(固定不动)就要使用夹板,最安全、最便捷的夹板就是报纸。报纸柔软不伤皮肤,省去使用树干做夹板需要大量衬垫的麻烦。

  纠正呼吸性硷中毒:高山空气稀薄,人会利用加快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过度呼吸会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造成呼吸性硷中毒,引发浑身颤抖、手脚发麻、头晕甚至抽搐等症状。如果将报纸卷成漏斗状,在漏斗顶端留出直径1厘米的小孔,将漏斗的底部包住口鼻,一部分呼出的二氧化碳又被吸入呼吸道,用此方法预防和纠正呼吸性硷中毒。

  保温毯

  保温:寒冷时将其裹在身上或易受冻的部位,可以反射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达到保温的效果。

  反光:野外遇险时,将保温毯裹在身上,利用其反光作用帮助救援人员寻找目标。

  当担架:保温毯韧性好,可以用来当担架。实验证明,体重200斤的人平躺在展开的保温毯上,6个人同时拎起保温毯的四个角和毯边的中间,竟然不破损!当然这只是短距离使用的临时措施。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bat365官网登录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bat365官网登录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