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崇明生态与全健康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2025年第二期)”在bat365官网登录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是继2025年4月17日华东师大闵行校区首期研讨会的延续与深化。两校通过定期交流机制,聚焦“生态-健康-社会”系统治理,探索跨学科研究范式创新,旨在进一步深化跨学科交流合作,为崇明生态与全健康领域的研究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向。

凝聚共识,推动跨学科创新
会议伊始,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崇明生态研究院院长陈小勇与bat365官网登录-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兆军分别致辞,双方提出将重点围绕“生态安全屏障构建” “人兽共患病防控”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等方向,建立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库支撑。

聚焦前沿,分享实践成果
在工作交流环节,各领域专家带来了丰富且具有深度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研究院执行院长叶海峰介绍了疫源疫病研究院的工作成果,分享了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等方面的经验与进展;全球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兆军围绕全球健康与全健康主题,阐述了学院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布局、实践探索以及未来规划;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紫江青年研究员张思宇就“长三角地区城市抗性微生物组研究初探”展开汇报,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微生物耐药基因传播的风险与对策;全球健康学院副院长李国红则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循证决策的思考和实践”,为科研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报告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为参会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养分。

跨领域对话,激发创新思维
座谈讨论环节,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研究院、崇明生态研究院以及bat365官网登录—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报告内容及当前崇明生态与全健康跨学科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热烈讨论,在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生态环境与健康关系、微生物组研究应用等多个议题上碰撞出思想火花。与会专家针对当前跨学科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三方面战略建议:1)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跨学科数据共享平台与标准化分析框架;2)以崇明生态岛为天然实验场,构建“人-动物-环境”三位一体健康研究协作网络,实施跨机构联合攻关及成果共享机制;3)搭建“科研-政策”转化桥梁,强化科研成果向公共卫生政策的转化路径。

崇明生态与全健康跨学科研究学术第二期研讨会的成功举行,再一次为各领域专家提供了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崇明生态与全健康跨学科研究合作向常态化、机制化迈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